《黄帝内经》有云:“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春分,这个象征着阴阳平衡、昼夜均分的节气,总是给人以生机勃勃的感觉。
此时,人体新陈代谢加快,肝脏负担加重,容易出现肝气旺盛等问题,是养肝护肝的最佳时机。
之前长寿君已给大家科普关于春季要重视的健康问题和应对措施,今天来些“肝货”,让我们一起来探讨如何在春分这个有利节点,来守护好我们的“心肝宝贝” ~
肝脏作为人体的重要器官,好比一个“解毒工厂”,其健康状态直接影响到整体生命质量。
众所周知,肠道菌群与我们的健康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和人体多个器官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肠道菌群的平衡也是护肝的重要基础。研究表明,春季阳气生发,人体的新陈代谢加快,肠道菌群的活性也随之增强。保持肠道菌群的平衡有助于促进营养吸收、增强免疫力、减少炎症反应,从而保护肝脏健康。
肠道菌群变化如何“伤害”我们的“小心肝”?
肝通过门脉系统从胃肠道获得富含营养物质的血液。肝不同于其他脏器,其具有双重血液供应,从肝总动脉接受动脉血液(20~25%),从门静脉接受富含营养物质的静脉血液(75~80%)。这些血液中包含大量的肠道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健康的肠道菌群可以通过减少毒素产生、调节免疫反应等方式,间接保护肝脏。
所以,肠道菌群失衡及其代谢产物的异常积累可能通过"肠-肝轴"机制对肝脏健康产生系统性影响。
炎症和门脉高压或肠道微生物组成变化导致的肠道上皮改变增加了肠道通透性。肠道通透性增加导致内毒素移位,导致肝脏中各种促炎基因和细胞因子的转录激活。由于肠道屏障受损,大量细菌及其代谢物如脂多糖(LPS)通过肝肠循环进入肝脏。LPS在血液中循环时,可被巨噬细胞识别并激活,这些活化的巨噬细胞会释放多种炎症介质,从而摧毁我们的肝脏健康。LPS是一种肝毒素,当它暴露于肝脏会导致形态和功能改变,通过血液进入肝脏,刺激免疫系统,导致慢性炎症和肝细胞受损。这些毒素在这种持续的炎症环境会让肝细胞不断受损和修复,增加了肝细胞发生癌变的风险。
肠道菌群与肝病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随着“肠-肝轴”(Gut-Liver Axis)理论的提出,肠道菌群对肝脏疾病的影响成为研究热点。
肝病患者普遍存在肠道菌群失调并伴有不同程度的肠源性内毒素血症,一般情况下,菌群失调的严重程度与肝功能的损害程度成正比。
国际肝病研究期刊Hepatology(肝脏病学)发布了一项超重磅研究,结果显示,70% 的肝脏问题,居然和肠道菌群失衡脱不了干系。肠道和肝脏之间,有一条名为“肠-肝轴”的神秘“高速公路”。肠道里的毒素、代谢废物还有细菌碎片,顺着门静脉,能直接“跑”进肝脏。要是肠道环境乱糟糟的,肝脏就像一个没日没夜干活的 “解毒工”,时间一长,肯定扛不住。
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Ravinder Nagpal团队于2023年5月在Life Sciences(生命科学)期刊上发表题为“Gut microbiome as a therapeutic target for liver diseases”( 肠道微生物组作为肝脏疾病的治疗靶点 )的文章,对常见肝病与肠道菌群的机制进行了探索。通过研究肠道微生物与肝病的关系,探讨了预防预防肝脏疾病严重程度的新型治疗方法。
肠道菌群与肝脏的双向互动
肠道菌群的代谢产物(如短链脂肪酸、胆汁酸等)能够影响肝脏的代谢功能,而肝脏分泌的胆汁酸、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等也会影响肠道菌群的组成。
肠道菌群失衡与肝脏疾病
肠道菌群失衡可能导致多种肝脏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例如:
1. 慢性乙型肝炎和慢性丙型肝炎乙型肝炎病毒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在中国影响9000万人,是肝硬化和肝癌的主要病因。
2.酒精性肝病(ALD)
长期饮酒会破坏肠道屏障功能,导致肠道菌群失衡,增加肠道易位和细菌毒素的产生,从而引发肝脏炎症和纤维化。
3.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甘油三酯在肝细胞中积累的结果,被认为是代谢综合征的肝病表现,约有20%的NAFLD患者会发展成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肠道菌群含量与脂肪肝疾病有关的潜在机制主要与细菌的代谢及产内源性酒精增加相关。研究发现,NAFLD患者的肠道菌群组成与健康人群存在显著差异,肠道厌氧菌减少,而革兰氏阳性菌增多。这种菌群失调可能通过增加肠道通透性和炎症反应,进一步加重肝脏病变。
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最新数据指出,脂肪肝已跻身我国第一大慢性肝病,总患病人数超2亿(非酒精性脂肪肝1.2亿;酒精性脂肪肝0.8亿)。其中,中年男性(35~60岁)群体脂肪肝患病率首当其冲,高达44.39%,几乎每三个中年男性中就有一位脂肪肝患者。且发病率远高于女性。
4. 肝硬化
肝硬化患者肠蠕动减少,胃酸及胰胆汁分泌减少,以及门脉高压性肠病均会破坏正常肠道菌群结构,肠内细菌过度生长、细菌易位导致全身性炎症和内毒素血症。
5. 肝细胞癌
肝硬化患者肠通透性增加,肝脏暴露于细菌和PAMPs等细菌成分中。肠道菌群可以通过调节胆汁酸代谢和免疫应答促进肝癌的发展。
春节肝病高发,这四类人尤其要警惕:
1.熬夜党:凌晨1-3点是肝经排毒时间,长期熬夜导致肝血不足。
2.应酬族:频繁饮酒、高脂饮食,肝脏代谢压力剧增。
3.情绪焦虑者:肝主疏泄,长期抑郁、生气易肝气郁结。
4.乙肝、脂肪肝人群春季易情绪波动。
长寿科技助你的肝脏健康活力!
养肝就是养命。通过科学的生活方式和定期检查、早期干预,可以有效预防和管理肝脏疾病,减少重症肝病的发生, 从而延长健康寿命。
平时注意戒酒限糖、控制高脂饮食,以及坚持适量运动,都有助于减少脂肪在肝脏的堆积,缓解肝脏解毒压力。良好的作息和心理状态也在维护肝脏健康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除了饮食干预、生活方式调整、适度运动、规律作息,也可以通过补充肠道微生态制剂,筑牢我们的身体免疫屏障。
爱生生命作为专注于长寿科技领域的长寿科技领军企业,具有核心技术和自主创新能力,以长寿科技为核心,致力于探索开发能够促进人类健康长寿的产品服务和解决方案,持续深耕长寿领域,不断取得新成果,并推动了长寿科研成果转化和广泛应用,助力全民健康。
值得一提的是,爱生生命在肝脏健康管理方面,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爱生生命自主研发的“植物乳植杆菌菌株A21094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产品中的应用”(专利号:ZL 2023 1 1618899.9 )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该专利的获得进一步证明了通过调节肠道菌群的途径来达到预防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目的,为开发肝病药物及肠道微生态制剂产品提供新策略。该专利已成功转化应用至爱生生命自主研发的两款肠道微生态改善产品“爱生纤逸®益生菌固体饮料”和“爱生衡降®益生菌固体饮料”中,获得用户广泛好评。
*植物乳植杆菌菌株A21094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产品中的应用(专利号:ZL 2023 1 1618899.9)
*本品非药品,此宣传仅表明本品添加了含此专利的原材料,并非功效宣称,请理性阅读。
对于现代人频繁社交应酬与作息紊乱带来的肝健康隐患,爱生生命创新性开发的其中一款肠道微生态的产品——缸需®益生菌固体饮料,市场反应热烈,该产品特别添加的爱生生命长寿人源专利菌株A21252、A21352,该菌株在肠道定植后,可直接产出解酒酶促进酒精分解,相当于在肠道增加了 一个代谢酒精的“器官”,减轻了肝脏的工作负担。
*一株降血尿酸发酵乳杆菌A21215及其应用(专利号:ZL 2022 1 1600780.4)
*一株抑制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罗伊氏乳杆菌A21325及其应用(专利号:ZL 2022 1 1690506.0)
*本品非药品,此宣传仅表明本品添加了含此专利的原材料,并非功效宣称,请理性阅读。
肝脏健康与情绪抑郁之间也存在一定的相互关系长期的不良情绪也会对肝脏造成影响,肝脏功能异常也会影响情绪调节。应对情绪问题,爱生生命科学家团队也做了研究并取得了重要成果。爱生生命具有分泌5-羟色胺功能的长寿人源功能菌株发酵乳杆菌A21196荣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名称:一株具有分泌5-羟色胺功能的发酵乳杆菌菌株A21196及其应用,专利号:ZL 2022 1 1687648.1),此菌株可应用于肠道微生态制剂产品中,也可以产生抑制神经系统兴奋现象的有效物质,从而达到助睡眠、抗焦虑和调节情绪的作用。目前,该专利菌株已转化应用于爱生生命肠道微生态产品——爱生酣益®益生菌固体饮料,为人们的睡眠健康和情绪压力提供了新的科学解决方案。
*一株具有分泌5-羟色胺功能的发酵粘液乳杆菌菌株A21196及其应用(专利号:ZL 2022 1 1687648.1)
*本品非药品,此宣传仅表明本品添加了含此专利的原材料,并非功效宣称,请理性阅读。
春季补充肠道微生态制剂的作用:
调节肠道菌群平衡:肠道微生态制剂可以帮助抑制有害菌的生长,促进有益菌的繁殖,维持肠道菌群平衡。
增强免疫力:能够刺激肠道免疫系统,提高身体抵抗力,预防春季常见疾病。
改善消化功能:可以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缓解消化不良、腹胀等问题。
减少过敏反应:春季是过敏高发季节,补充肠道微生态制剂可以帮助调节免疫反应,减少过敏症状。
是时候给你的“心肝宝贝”充充电了~希望大家行动起来,保持健康生活方式,通过过多维的健康管理方案,让肝脏在万物复苏时节完成高效自我修复,迎接充满活力的春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