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龄化时代下长寿科技发展迅速,爱生生命获官方媒体持续关注

时间:2023-03-24
来源:爱生生命
分享:
中国是世界上老龄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截至2022年末,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达2.8亿人,占19.8%,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接近2.1亿人,占14.9%。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催生了养老服务及相关行业的产业升级,其中长寿服务成为了全球关注的热点。
对于衰老,科学家们也做了广泛研究,提出衰老不仅是全身功能减退,也是心脑血管病、癌症、糖尿病、阿尔茨海默病等诸多老年性疾病发生发展的关键因素。2017 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BD 2017)中指出 293 种疾病中有 92 种(31.4%)被确定为与年龄相关。衰老所致老年性疾病高发、早发严重影响健康与寿命,人口老龄化带来的老年疾病高发及庞大的失能半失能群体对医疗养老、安宁照护、经济发展、社会设施建设等方面都提出了重大挑战,对社会和经济稳定造成重大负担。

不知不觉间,“健康寿命”逐步成为长寿时代下的新市场需求,也吸引了众多资本入局,长寿科技企业逐步走进公众视野。长寿科技先行者,爱生生命基于“广西特有、中国稀缺、世界罕见”的自然型长寿资源,通过开展科学的研究发掘长寿人群的健康长寿奥秘,获得了众多媒体报道及行业机构的认可。据《2023-2027年中国长寿服务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显示,在全球长寿服务市场相关科技企业中,爱生生命以长寿科学和生物技术为先导,布局深远并已占据重要地位。

国家《“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指出:“实现国民健康长寿,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健康长寿的需求催生了市场的发展,长寿服务开始和科技结合,守护老人健康。“长寿服务简单理解,就是从人的健康出发,将优秀的科学技术转化为助力生命健康服务的工具,为人们提供包括健康监测、大病早筛、抗衰老服务及对应的配套服务,让人们获得更高质量长寿人生的服务。”——《人民日报》

由此可知,长寿服务是一种从病后治理到病前管理的服务形式转变。对于身体越来越老化衰弱的老年人群体来说,未来将需要更多针对老年人的健康服务,这种服务还不能止步于保健品、慢病管理、体检等等,而是要让老人的慢性病发病率降低,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早改善,从而降低社会的医疗支出,延长老年人的健康寿命。

《消费日报》科创频道认为:人人需要健康长寿。健康两个字,人们习惯的时候没有感觉,一旦失去,才会发现其宝贵。特别是新冠疫情的爆发,更是让很多人对于健康有了切身体会。在人人都是自己健康第一负责人的当下,越来越多的人对健康理念以及健康衍生品有了更深的认知度和接受度。

如何把握时代趋势,借力科技发展,助力健康长寿?据《央视融媒》报道,爱生生命以“超大规模百岁老人生物数据”和“肠道菌群重编程”为突破口,历经多年发展,已组建涵盖生物学、多组学、生物医学、AI大数据等多个交叉学科领域研发团队,并搭建目前已知最大长寿老人微生态数据库和长寿人源菌株库。通过对大量的长寿人群队列数据进行科研转化,爱生生命目前已实现产学研用一体化运作。


《中国网-科学频道》在报道中提到:“瑞士投资机构Maximon发布的2023年第一季度研究报告《长寿近在眼前》中方才提出“下一代益生菌长寿治疗基于百岁老人中确定的新菌株”这个概念,而爱生生命早在2017年末就已经开展相关采样及研究,也就是说,我国在长寿菌的科学研究上比国外足足超前了5年,甚至已经落地了成型的长寿科技转化产品。这是我国在关键前沿科技领域突破国外“卡脖子”和技术领先的重要标志

目前,爱生生命基于长寿大数据云平台和长寿菌群库已经衍生出了如下几个产品,主要分为五大类:抗炎类微生态产品(如抑制幽门螺旋杆菌、抑制炎症反应的微生态产品)、改善代谢障碍类微生态产品(如降“三高”、降解尿酸的微生态产品)、改善氧化损伤类微生态产品、菌体药物及菌群移植和抗衰延寿的生物科技产品。

展望未来,长寿科技无疑是老龄化时代下的重要风口,对于爱生生命来说,也是一次发展的腾飞。“下一步,我们将依托更大规模的百岁级长寿人群队列数据,继续围绕基于不同研究层面(肠道菌群、细胞、蛋白质、代谢物等转化医学的技术,开展长寿食品、长寿功能性食品和长寿相关药品的研发工作。我们要掌握颠覆性技术,为更好地改善健康、延长人类健康寿命提供中国方案。”爱生生命首席技术官罗卫飞博士表示。

日新月异,未来可期。伴随着科学的进步与科技的发展,长寿时代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进程。爱生生命作为长寿科技先行者和领路人,逐渐被社会业界认知、认可,是值得欣慰的事情。我们将继续前行,为健康长寿事业发展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