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讯!爱生生命长寿人源性功能菌株A21136(抗幽)获国家发明专利!

时间:2023-06-25
来源:爱生生命
分享:

6月9日,爱生生命抗幽门螺旋杆菌功能长寿菌株A21136荣获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名称:一株抑制幽门螺旋杆菌的植物乳杆菌A21136及其应用,专利号:ZL 2022 1 0511050.0。本发明所述植物乳杆菌 A21136可有效降低幽门螺旋杆菌尿素酶的活性、 降低幽门螺旋杆菌的黏附率、增强对幽门螺旋杆菌的互交凝集率和降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细胞中IL‑8的分泌量,进而达到抑制幽门螺旋杆菌的作用。应用方面,该专利菌株可作为益生菌原料添加到食品、功能性食品、微生态产品或发酵制品中,也可应用于临床医学研究等,具有广泛的市场应用前景。

专利中提到的幽门螺旋杆菌(HP),一种在胃部寄生、能引起胃疾病的细菌。迄今为止,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被认为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细菌感染。作为公认的病原体和致癌物,幽门螺旋杆菌可引起活动性胃炎、消化性溃疡、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以及胃癌疾病感染临床表现的严重程度与细菌负荷有关。

2021年,英国牛津大学、北京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等研究中心联合在《柳叶刀》上发表一项大型胃癌风险研究,研究招募了51万余名来自中国不同区域的成年人,通过长达10年的随访调查发现:幽门螺旋杆菌是胃癌发病的主要感染源之一,可提高6倍非贲门胃癌和3倍罹患贲门胃癌的发生率。而早在2017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就已经公布将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列为一类致癌物
令人震撼的是,我国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高达60%,位居全球首位,而职场人士是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重灾区,长期饮食不规律、高压、烟酒导致胃负荷过重、胃黏膜损伤,降低了对病菌的抵抗力,同时外出共餐、频繁接触陌生人、不注意卫生细节等均提高了感染的风险。
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后,大部分都是没有症状的,这也是这个疾病隐匿且高发的原因。由于每个人的体质不同,有些人会出现体征或症状,最明显的就是口臭难闻,严重一点的会出现腹痛腹胀、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甚至胃肠道出血,导致贫血、疲劳甚至晕厥等。
目前,幽门螺旋杆菌治疗最普遍的现行疗法是通过几种抗生素和质子泵抑制剂的组合来根除病原体,如抗生素三联疗法、四联疗法等。现行疗法在根除幽门螺旋杆菌的同时也导致了严重的副作用耐药性。一方面,现行疗法使用两种以上的抗生素会导致肠道菌群的失调,引起胃肠道功能紊乱。另一方面,抗生素疗法中的抑酸药物使得胃部pH升高,胃酸的屏障作用被削弱,使得更多的病原菌或其它条件致病菌可以通过胃部顺利到达肠道,从而引起其它的消化道疾病。由于治疗的副作用和抗生素耐药性的增加,导致根除幽门螺旋杆菌的成功率低于80%。

现有的研究表明,幽门螺旋杆菌在胃部的定植和致病机制与其鞭毛和尿素酶有密切关系,也就是说,尿素酶活性细胞黏附能力是影响其生存和定植于胃部的重要指标。从这些方面入手,可找到除现有抗生素疗法外的新方法或者新物质,以减少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及治疗过程中对身体造成的伤害

爱生生命本次获得专利的抗幽门功能菌株A21136,正是通过抑制其生长与定植,从而达到干预和预防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目的。爱生生命基于百岁老人长寿大数据的研究已有多年,目前从长寿人群肠道菌群样本中分离筛选到了数万株功能性益生菌株,经过多重筛选,已获得数十株对幽门螺旋杆菌有强抑制作用的“天敌菌”,A21136就是其中之一。在对照实验中,A21136相较于鼠李糖乳杆菌LGG、罗伊氏乳杆菌17938等业菌株,展现了优秀的抗幽门能力


A21136获得专利授权,是爱生生命自建长寿人源性功能菌株库并加速其产业化的一个缩影。爱生生命是专注长寿科技领域、具有核心科技和自主创新能力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依托“广西特有、中国稀缺、世界罕见”的独特长寿资源,研究、开发可延长人类健康年限和预期寿命的科技产品和解决方案。长寿菌株库的建立,标志着爱生生命为长寿产业的科学研究和科技转化、产业化提供了坚实基础。未来,爱生生命将继续投入研发与长寿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发扬“崛起的国货”精神,用中国菌,助力中国健康;用长寿菌,造福人类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