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比女人的衰老速度快?把握这几个关键期,越活越年轻!

时间:2024-07-01
来源:爱生生命
分享:

衰老是每个人的必经过程,人类的衰老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俗话说“男人四十一枝花,女人四十豆腐渣”,传统观念上人们普遍认为,女性不如同龄男性“扛老”,尤其是进入中年后,由于生育、激素变化等多种原因,可能会加速衰老,认为女性的衰老速度比男性更快。




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吗?近期有研究发现,其实女性才更“扛老”!

研究显示,男性比女性的衰老速度更快。
2024年6月12日,武汉大学的研究团队在《Archives of Gerontology and Geriatrics》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Elevated mtDNA content in RBCs promotes oxidative stress may be responsible for faster senescence in men”的文章。


这项研究揭示了男性更容易衰老的原因,关键竟在于我们身体的红细胞。这项研究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男性的红细胞数量会显著减少,而其中的线粒体DNA含量却会显著升高。研究人员通过对202名青年人和207名老年人的血常规信息进行分析,发现老年男性的红细胞衰老速度比老年女性更快,而且男性的红细胞中老化的比例也更高。


衰老意味着什么?

1.衰老时最普遍与突出的表现是全身血管变窄,器官供血不足,由此带来各个器官的功能降低乃至衰弱,其中心脑血管严重的粥样硬化病变则导致心肌梗塞与脑卒中。

2.衰老时免疫功能普遍下降,抗感染能力低下,少量病原微生物侵入就容易导致严重感染,表现在多个器官,尤其是肺部。

3.衰老时多种激素水平下降,导致肌肉萎缩无力,骨质疏松,容易跌跤和骨折。

4.衰老时脑细胞数量和相互间连接减少,记忆力下降,严重时导致痴呆等精神障碍,失智、失忆会相继发生。

人的衰老是有阶段性的,研究者发现:这三个年龄段老的较快。


一项刊发在《自然·医学》杂志上的研究揭示了可能的生理转折点,让你在这几个时间点瞬间感觉自己老了。


研究人员分析了4263名18-95岁人群的血浆样本,通过研究血液中蛋白质含量的变化,发现随着年龄增加,有1379种蛋白发生变化,而在34岁、60岁和78岁时出现了明显的高峰。


第一个年龄段:34岁


人在34岁左右工作压力加大,家庭负担加重,这时候的人际关系变得复杂,身心健康受到影响,30岁之后,人体机能下降,大脑血液循环也会减慢,脑部血流量减少,记忆力、大脑协调性功能也会随之降低,容易导致焦虑、抑郁的心理问题。

25-30岁时人体肌肉量会达到峰值,而到了34岁之后,肌肉力量下降,骨质开始流失,骨骼开始衰老。

第二个年龄段:60岁

到了60岁的时候,虽然人已经进入了衰老期,但是在进入这个年龄以后,各方面衰退的情况会越来越严重,包括骨密度降低,肌肉流失,还有就是记忆力也会越来越差,生活的功能以及自理能力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第三个年龄段:78岁

在这个时间段已经被完全称为老人了,行动力较之前会明显的缓慢许多,皮肤也会更加松弛。


面部肌肉的紧实程度会严重下降,皱纹遍布,手背上的皮肤甚至可以捏起皮来,久久不能回缩,这就表明人体的胶原蛋白已经流失十分严重。


另外,值得关注的是,男女在不同的时间点都会呈现“断崖式”衰老趋势。

男性出现“断崖式衰老”的两个时间节点。
25岁:青春活力锐减,疲态渐显
随着进入社会,生活方式发生改变。工作、生活压力增加,运动减少,饮食不规律、熬夜等不健康的生活习惯,都会导致男性整体健康状况下降。
40岁:肾虚是衰老的重要因素
男性雄激素水平在40岁后明显下降,会导致多种心理和生理变化,如皮肤松弛、脂肪增加、精力体力下降、进取心减退等,这些变化会影响男性的自信和心理状态。
女性出现“断崖式衰老”两个时间节点。
2023年7月《细胞》期刊旗下子刊在线发表的一篇论文揭示了中国女性的衰老时钟。该研究通过比较不同年龄段人群的衰老动力学曲线,发现受试女性在30岁和50岁两个时间点具有明显的衰老变化加剧的动力学特征。



其中:
30岁左右的衰老变化主要表现为代谢水平的脂质累积和类固醇减少。
50岁左右时,女性衰老进程在器官、细胞和分子等多个层次均发生剧烈变化,包括多种增龄高度相关指标的陡升或陡降。
衰老不可避免,但也有人能活得越来越年轻的感觉。

如何对抗衰老?

1.饮食营养均衡

2021年发表在《细胞代谢》上的一项研究比较了饮食与药物对细胞内部运作影响。结果表明,在控制糖尿病、中风和心脏病等疾病和延缓衰老方面,合理的饮食结构可能比药物更加有效。

研究人员发现,在小鼠身上,饮食营养(包括总热量和常量营养平衡)对衰老和代谢健康的影响大于三种常用的抗衰老药物。③

因此,抗衰老的饮食原则为:吃动平衡,保持健康体重;膳食中饱和脂肪的比例不宜过高;多选优质蛋白食物;新鲜蔬果需每天补充,适当增加维生素C、β-胡萝卜素摄入量。

2.保持运动

运动是对抗岁月最好的“武器”。纵观那些长期锻炼、热爱运动的人,往往面色红润,皮肤紧致,显得年轻健康;提高体质;在心理上,可以调节情绪,改善心理状态。

3.要有好情绪

爱生气的人,其实是在用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经常皱眉,时间久了,愁容会“凝固”在脸上。遇到不顺心的事情,不管是大发脾气,还是一个人闷在心里,都会让身体抵抗力变差,容易生病。

内心平和温暖的人,积极乐观、处世稳重,面目和善,青春常驻。不再和很多人斤斤计较,在生活中多笑一笑,心里想开了,心态变好了,生活自然会顺心很多,整个人看起来也会更年轻。

4.规律睡眠

都说“睡眠好的人不显老”。我们都知道不能熬夜,要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但是,往往忽略了关注睡眠习惯。保持规律的睡眠习惯,有助于减缓衰老。

2023年发表在《睡眠健康》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与保持稳定的睡眠习惯的人相比:睡眠持续时间不稳定的参与者,生物年龄大0.63年,补觉较多的参与者,生物年龄大0.52年,入睡时间偏差较大的参与者,生物年龄大0.74年,工作日和周末睡眠差异大的参与者,生物年龄大0.77年。④

意味着,与睡眠习惯稳定的人相比,入睡时间偏差较大、工作日和周末睡眠差异大的参与者生物年龄衰老9个月。

衰老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学过程,涉及遗传、环境和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减缓衰老,让我们看起来更年轻更有活力。

抗衰老的策略


抗衰老不仅仅是追求外表的年轻,更是保持身体内外的健康与活力。为了延缓衰老,我们可以采取多种策略,包括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心理健康管理及健康长寿管理等方法。
首先,均衡饮食是基础,多摄入富含抗氧化剂的食物,如新鲜的水果、蔬菜和全谷物,可以有效抵抗自由基对细胞的损害。其次,适量的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有助于增强心肺功能和肌肉力量,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
心理健康管理同样重要,定期进行放松活动如冥想、瑜伽,有助于缓解压力,提升生活质量。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迅速发展,也出现了个性化健康管理服务,更能精准地检测身体健康状态,而及时干预。爱生生命致力于以长寿科技为核心技术,深入研究人体微生态系统,为探索更多的创新方式来延缓衰老、改善人类健康状况、延长寿命的干预机制贡献科技力量,为人类的健康和长寿贡献新的知识和治疗方法。爱生生命已与前海人寿南宁医院共建长寿抗衰门诊,并以对外开放,为人们提供抗衰老项目服务,以长寿科技力量促进健康,致力长寿。 

基于对长寿人群的数据研究与产业转化,爱生生命已在广西南宁建立了长寿科技重点实验室、长寿菌群移植中心与智慧长寿工厂,并在广东、四川、云南、山东等多省落地建设长寿科技产业链,拥有当前全球最大的长寿大数据和长寿菌群库,已开发出如“LMT-长寿健康人源菌群移植”、“肠道健康评估与疾病早筛”、“功效性定制肠道微生态产品”等几大板块的核心产品与服务。

其中,爱生生命自主研发的“LMT-长寿健康人源菌群移植”服务基于FMT技术和Al技术,实现供-受体精准配型,使受体可获得长寿地区健康人群肠道菌群结构和功能优越的长寿源菌株。健康评估方面,爱生生命通过新型健康监测技术,为人们提供个性化健康管理,结合NGS测序平台、爱生长寿大数据和AI算法,预测肠道菌群状态,评估人体潜在疾病风险,帮助实现健康长寿目标。研发的功能性系列肠道微生态产品,可为广大用户提供极其个性化的健康调理方案。
综合这些策略,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衰老,实现长久的健康与年轻活力。

参考资料:

①Zhou W , Xu X , Qi D ,et al.Elevated mtDNA content in RBCs promotes oxidative stress may be responsible for faster senescence in men[J].Archives of Gerontology and Geriatrics, 2024

②Yang, F., Deng, X., Yu, Y., Hu, F., Wang, W., Chen, Y., ... & Guo, J. Association of Human Whole Blood NAD+ Contents with Aging. Frontiers in Endocrinology, 318.

③David G. Le Couteuret al, Nutritional reprogramming of mouse liver proteome is dampened by metformin, resveratrol, and rapamycin, Cell Metabolism (2021). DOI:10.1016/j.cmet.2021.10.016

④Day-to-day deviations in sleep parameters and biological aging: Findings from the NHANES 2011-2014. Sleep Health. https://doi.org/10.1016/j.sleh.2023.07.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