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21日,由海南大学、中国科协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共同主办,以“同一世界 共享健康”为主题的2024世界生命科学大会在海南博鳌国际会议中心正式开幕。大会中方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武维华,大会外方主席、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兰迪·谢克曼(Randy Schekman),海南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骆清铭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图|开幕仪式
本次大会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展示了生命科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同时为全球生命科学领域的专家提供了多学科交叉、高层次的交流平台,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和国际知名专家分享生命科学前沿研究成果。大会汇聚了来自亚洲、欧洲、美洲和大洋洲等25个国家的生物学、医学、环境科学等生命科学领域的300多位知名专家,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武维华、杨维才、高福、康乐、孟安明、魏辅文等,4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兰迪·谢克曼(Randy Schekman)、巴里·马歇尔(Barry J. Marshall)、厄温·内尔(Erwin Neher)、乔治·斯穆特(George Fitzgerald Smoot III)等超60位中外院士参会并做报告进行学术交流。
图|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兰迪·谢克曼开幕致辞
图|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兰迪·谢克曼开幕致辞
图|海南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骆清铭开幕致辞
“生命科学新星论坛”
图|会议现场
作为生命科学领域的新生力量及长寿科技领军企业,爱生生命受邀出席大会,爱生生命董事长、CTO,中国抗衰老促进会长寿工程分会副会长罗卫飞博士参加了本次大会的“生命科学新星论坛”,与院士、专家学者们,就生命科技技术突破、成果转化、创新精神等备受公众关注的生命科学健康领域的前沿发展问题展开思想交流与碰撞,为当下解决全球性健康问题建言献策。
图|罗卫飞博士(左3)出席“生命科学新星论坛”,与院士对话
“ 从实验室的科研成果到市场的成熟产品,要经历一环扣一环的科技成果转化过程,加强产业合作也是其中的重要推手。随着社会发展和知识的不断扩展,越来越多的科研项目需要跨学科合作才能得以完成,通过跨领域合作,发挥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打破传统学科之间的壁垒、整合资源,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融合发展,推动新技术、新成果的落地应用。”罗卫飞博士在论坛中表示。
图|会后,罗卫飞博士接受央视网记者采访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为卫生健康领域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源动力。
长寿科技作为生命科学领域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之一,正成为培育和发展卫生健康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和发力点。近年来,爱生生命与科研院所合作紧密,不断推进产学研成果转化。如与公立三甲医院联合开展了降尿酸产品的临床研究,为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和解决方案。通过与政府、科研院所、高校、大型企业开展科研项目合作,资源整合,提升科研实力,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多个具有市场潜力的新产品。长寿科研成果在食品领域、肠道微生态制剂等产品及疾病早期干预的应用,具有开发价值。为未来全球健康战略提供新的思路和独特的“中国方案”,为提高生命质量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
爱生生命已建成了目前已知的全球最大长寿资源数据库和长寿核心菌群库,分离筛选出近3万株长寿人源功能菌株,并已将部分科研成果转化,应用到食品领域中。以长寿科技为核心,开发了 “预防-筛查-干预”一体化的长寿管理方案、肠道健康评估与疾病早筛、LMT-长寿健康人源菌群移植、功效性定制肠道微生态产品。并已投放到市场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场景。
此外,爱生生命亮相本次大会备受瞩目的抗衰老成果展,展示了长寿科技在生命科学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和实践应用,在应对人类健康问题上的多项解决方案,吸引了多位投资者、企业家驻足观看了解,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支持。
图|爱生生命长寿科技产品
图|当天,爱生生命展位吸引多位投资者驻足了解。
此次大会,汇聚了全球顶尖智慧,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融合与创新,向世界展示了最高水平的生命科学领域前沿进展,进一步提升我国在生命科技领域的国际影响力。同时,也是爱生生命展示科研技术实力、产品优势以及国际同行交流的重要契机,让世界更多了解长寿科技,为长寿科技“迈出国门”打下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