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啥情况?焦虑的状态主要与大脑挂钩,难道肠道还与大脑有什么关系吗?哎!对了!科学家们研究发现,肠道菌群在神经发育、焦虑和抑郁症的诱发过程中,甚至很多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人类的肠道内存在超100万亿个菌群,这些菌群为人体技能运转的主要参与者,对我们的生理机能构成深远影响,其中包括:免疫力、新陈代谢以及我们未设想过的大脑和行为举止。近日期刊《Narure》发文称:肠道菌群的变化会改变大脑神经元的功能和结构,进而影响动物的行为。

科学家发现:通过脑肠轴的作用,肠道菌群可利用迷走神经(肠道和大脑之间连接的主要神经组织)、免疫系统和荷尔蒙变化与大脑神经进行交流通讯,通过这些不同的机制,肠道微生物塑造了睡眠和下丘脑 - 垂体 - 肾上腺轴的应激反应的结构,对人类的自闭症、慢性疼痛、抑郁症、帕金森病和中枢神经系统的疾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已有研究表明,患有这种疾病的人的微生物组成与健康对照者有显著差异,尽管该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但通过使用益生菌、益生元或改变饮食来改变一个人的微生物组的干预性研究可以缓解精神病理症状。
人类的大脑与肠道之间存在着一个复杂的神经-内分泌网络——脑肠轴,脑肠轴可将脑与胃肠道联系起来,通过这个系统我们的胃肠道功能与中枢神经系统可达到相互作用。
肠道菌群可影响人的认知能力及精神状态,而人的情绪也可直接影响胃部功能。1915年,哈佛大学的生理学家Walter Cannon指出,当动物产生激烈的情绪波动时机体中胃部功能就会发生改变。当然相同的情况也会在人类中发生,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肠易激综合症。肠易激综合症是一种生物-心理-社会三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病症,临床表现为排便习惯及大便性状异常,可伴有腹痛、腹胀、黏液便等综合征。目前多数认为其发病机制与精神、心理因素有关。有研究显示,有肠易激综合征的患者,约60%患者存在抑郁状况,30%患者合并焦虑。

人体是一个复杂的个体。其实,身体某个部位、器官、组织的病变都有可能引起情绪改变。肠道由于其独特的生理功能以及相对复杂多变的内环境,更容易对情绪产生影响。所以,维持肠道正常的内环境,保持肠道健康在调节人们情绪方面同样至关重要哦!
[上一篇] 肠道微生物紊乱导致肠癌发生
[下一篇] 知易生物 SK08 活菌药物获批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