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应该是春暖花开、春风拂面的人间四月天,可是我们感受到的只有寒冷、潮湿。这忽冷忽热的天气,让我们的身体太受折磨。时不时的头疼脑热、呼吸不畅......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也随之提高。而其中,也包含脑动脉瘤这一疾病种类。
我们对它的认知度并不高,脑动脉瘤与我们熟知的癌细胞聚集形成的肿瘤不同,并不属于肿瘤疾病。它是指脑动脉内腔的局限性异常扩大造成动脉壁的一种瘤状突出。动脉瘤常不知不觉地生长出来,症状并不典型,患者甚至可能没有任何感觉。但我们却不能掉以轻心,因为动脉瘤极易破裂,一旦破裂出血,常会危及生命或留下严重后遗症,轻者轻微头痛和颈强直,重者就会引发剧烈头痛,甚至深度昏迷。
动脉瘤破裂出血死亡率很高,初次出血死亡率为15%,再次出血死亡率为40~65%,严重威胁健康。
2021年11月3日,发表在美国心脏/卒中协会(AHA/ASA)官方期刊Stroke杂志上的一篇名为《Dysbiosis of Gut Microbiome Is Associated With Rupture of Cerebral Aneurysms》的文章,他们发现,未破裂颅内动脉瘤患者(UIA)和破裂动脉瘤(RAs)患者的肠道微生物组成明显不同, 弯曲杆菌属(Campylobacter)的Campylobacter 和 脲溶弯曲菌(Campylobacter ureolyticus)可能与脑动脉瘤的破裂有关。
研究人员招募了 28 名 RAs 和 33 名 UIA 患者,从2019 ~ 2020年进行了为期超过一年的研究,比较了两组患者的粪便样本微生物组成,聚合酶链反应结果表明,RA组患者的 Campylobacter 和 Campylobacter ureolyticus显著升高。
脑动脉瘤破裂与肠道微生物的关系
近年来,不少研究发现,肠道微生物菌群及其代谢产物在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的病理生理发生过程作用重大。
2020年,阜外医院陈敬洲等进行的一项动物病例对照研究结果发现,一种名为Hungatella hathewayi的肠道细菌减少可导致血液中牛磺酸水平降低,这是未破裂颅内动脉瘤发病过程中的一个关键因素。该结论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深入研究发现,人和小鼠肠道中的Hungatella hathewayi细菌丰度与血液中牛磺酸水平呈正相关。
如何预防脑动脉瘤?
脑动脉瘤的发展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动脉瘤的发展很可能是遗传等先天因素及环境变化、疾病等后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高血压及动脉粥样硬化人群会比较容易患上动脉瘤。
过去脑动脉瘤破裂出血的年龄多为40~60岁,但是现在年轻人破裂的病例越发多见。
动脉瘤破裂大都是突然发生,运动、情绪激动、用力排便、咳嗽等因素都可能是诱发破裂的因素。
无论我们是否患病,都应该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远离吸酒、熬夜、长期精神压力过大、重口味饮食、不爱运动等不良饮食及生活习惯,控制好血糖、血脂和血压,避免自己患上心血管疾病。对于40岁以上有心脑血管疾病病史及家族遗传史的人群,也要定时进行头部CT血管造影和核磁共振造影的检查。这些都是改善我们大多数人有价值的健康干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