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高”防不住?原来是肠道细菌惹的"祸"!

时间:2022-03-16
来源:爱生生命
分享:

众所周知,肠道微生物组被称作人体“第二大脑”,作为人体代谢的主力军,它的种类和数量变化与人体健康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而且越来越多的研究也已经证实,肠道菌群会影响代谢功能。

近几年,许多研究开始将微生物组与肥胖、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联系了起来,认为肠道菌群能通过“肠-器官轴”来帮助调节机体的糖脂代谢功能,达到降低血糖、血压、血脂的作用。因此,寻找代谢性疾病的原因和治疗方法时,还可以聚焦肠道微生物。


研究人员通过对肠道微生物的研究不断发现,肠道微生物种类和数量的变化与胆固醇代谢相关。肠道微生物不仅可以影响次级胆汁酸的代谢还可以调节肝脏中胆汁酸的合成——肠道微生物通过降低 TβMCA 水平,使FXR 受体活化,促进 FXR 受体上调 Fgf15 因子的表达,从而抑制胆汁酸经典合成途径 Cyp7a1 ,从而减少次级胆汁酸的形成和肝肠循环,调节肝脏中胆汁酸的合成,促进肝脏胆汁酸的分泌与排泄,降低肝脏胆固醇水平。

此外,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肥胖的发生、发展与肠道微生物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国外多项研究显示肥胖者较体重正常者的肠道中的拟杆菌门、放线菌门等较体瘦病人减少而厚壁菌门增加。相关动物研究显示,当给予超重的实验小鼠补充双歧杆菌、酪乳酸菌等肠道微生物时可改变超重小鼠的脂肪及糖代谢,并能减轻其体重;而当将超重小鼠的粪便移植给无菌小鼠时,无菌小鼠食欲会较前明显增强,体重增加。


更有研究人员发现,肠道微生物还和糖尿病有关。Amar 等研究显示在 二型糖尿病病人发病早期常常肠道微生物移位至血液及肠系膜脂肪组织中,而当对这些病人补充双歧杆菌等益生菌时,能够减少这种菌细菌移位,进而降低血糖。然而肠道某些微生物如粪拟杆菌、变异梭状芽胞杆菌、大肠埃希菌等会促进糖尿病的发生。

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已然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沉默杀手”。而且,研究人员量化计算了在动脉硬化中,肠道微生物因素做出了多少“贡献”。他们得到的结果是8.3%,而胰岛素抵抗+内脏脂肪两个因素才“贡献”了1.8%。所幸,动物和人体实验都发现了肠道菌群能缓解“三高”。


如果你日常饱受“三高”症状的烦恼,那现在"机会"来了!爱生现特推出【爱生活菌9600】,每瓶含量9600亿益生菌。以辅助综合调节胆固醇、血压、血糖水平为主,并兼肠道调理。通过特定益生菌组合调节肠道菌群结构,利用菌群代谢物或间接产物帮助稳定“三高”指标,减少药物依赖,主要功能菌为两株植物乳杆菌Lp90、CW006。并添加乳双歧杆菌BLa80等有益菌对肠道进行辅助调节,保证正常的吸收代谢功能。同时添加了γ-氨基丁酸,有助改善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