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卫健委专家组成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指出:“我们得病与否,是病毒和人体免疫力做博弈的斗争结果,往往病毒胜了就得病了。所以把抵抗力提高了,往往就不容易被感染,(即使)感染也是轻的。”也就是说,在大面积感染的环境下,控制病毒的载量低于一定值,就能抵抗感染或处于无症状状态。无症、轻症、重症其实都是个体免疫的结果。
关于新冠病毒体内载量的研究,2022年10月18日北京生科所的研究人员在《Aging Cell》上发表了他们的最新成果,证实了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 (ACE2)是新冠病毒进入细胞所需的主要受体,而随年龄增加的DNA 损伤会促进ACE2受体的积累,导致新冠病毒更易入侵,这也是中老年人更易成为新冠重症对象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
《DNA损伤导致新冠感染的年龄相关差异》
幸运的是,研究人员发现NMN可通过抑制ACE2受体的积累,从而降低体内病毒的载量,这在当下为个体免疫抗击新冠提供了新的手段。NMN本是DNA修复领域的热门分子,被用于新冠治疗的研究也并非首次。早在2020年4月,美国西达赛奈医学中心就曾对九名老年新冠患者采用NMN辅助治疗,发现患者临床症状减轻,身体状况在36-48小时内明显改善。10天后,患者核酸检测结果阴性,整体状况好转。


2022年4月,中科院联合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在国际知名期刊《Cell Discovery》上发布的一项研究再次证实了NMN对新冠肺炎的干预作用,研究人员发现通过补充NMN可有效减轻新冠病毒诱发的肺炎症状,减轻感染后肺部炎症的损伤,并缓解了新冠患者的肺部代谢紊乱。


毕竟,药物的作用是缓解症状,免疫系统才是真正的“特效药”。每个人都有不生病的权利,争取成为那不被感染的10%吧!

① 新冠患者的肠道菌群多样性下降,短链脂肪酸产生菌丰度降低,肠杆菌科条件致病菌丰度升高;
② 新冠病毒导致肠道菌群失调的3种潜在机制:激活模式识别受体、下调ACE2的表达以促进病原菌生长、直接感染细菌;
③ 肠道菌群失调影响新冠病毒感染严重程度的潜在机制:条件致病菌被先天性免疫受体识别、条件致病菌及毒素易位、共生菌减少抑制免疫细胞的招募;
④ 饮食、益生菌/元、菌群代谢产物、粪菌移植等菌群干预措施或可改善新冠肺炎患者的结局。
——来自香港中文大学的黄秀娟团队在Nature Reviews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上发表的一篇观点型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