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健康(上)| 五个人里就有一个中招...一到春季肠胃就闹翻天?先要重视肠道菌群平衡!
上期长寿君给大家科普了春季常见的肠胃问题及应对措施→→【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感受,有种莫名其妙的情绪涌上心头,在这个万物复苏、欣欣向荣的季节,就这样陷入了情绪旋涡,感到烦躁,指不定下一秒就是情绪崩溃......
都市丽人的烦恼,何解?
有研究表明,春季是精神疾病的高发时节,不少人在这个时候陷入了emo情绪,变得伤春悲秋、郁郁寡欢。
据中国疾控中心精神卫生中心数据显示,我国各类精神障碍患者人数在1亿以上。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每年3-5月全球抑郁症就诊量激增40%。据统计,3-5月份精神疾病复发率占全年70%以上。可见,当今社会,人们精神健康问题日益凸显。中国疾控中心更将春季列为精神疾病防控重点时段。
在春季乍暖还寒、阴晴不定之下,人的情绪随之变得不稳定,心理疾病也会变得活跃起来(发作或加重)。尤其是精神分裂症、躁郁症、抑郁症的患者,更容易受季节的影响。即使是正常人,春季也经常陷入情绪问题,出现心理障碍的倾向。主要原因在于,春季气温回暖,人体代谢进入旺盛期,内分泌活动发生变化,更容易引起情绪波动。
春季时常有阴雨连绵、雾霾的天气,气压比较低,容易引起大脑激素分泌紊乱,导致机体代谢神经功能失调,而引起焦虑、失眠等症状。然而,你的情绪不止由大脑决定,还有肠道菌群!
肠道菌群与心理健康
有多项研究表明,人的心理健康与肠道菌群也密切相关。科学家们发现,慢性压力引起的肠道菌群变化,会导致血液和大脑中脂质代谢物的减少。海马体中缺乏这类代谢物,会导致类似抑郁的行为,而海马体又是大脑的一个关键区域,与记忆和情绪的形成有关。而使用特定的细菌可恢复健康的微生物群,从而恢复正常的脂类衍生物水平,减轻类似抑郁的行为,更有效地改善情绪障碍。所以,肠道菌群的失衡也是精神疾病的潜在诱因。
Science子刊:严重抑郁症中的肠道菌群和代谢特征,及其相互作用[1]
研究团队采用宏基因联合非靶向代谢组学的方法,率先描绘了抑郁症的肠道细菌组、病毒组和粪便代谢组学特征,结果显示抑郁症存在以微生物源氨基酸代谢紊乱为特征的肠道微生态失调。证实了微生物-肠-脑轴在抑郁症发病机制中的重要作用,该研究为未来抑郁症精准诊断的新生物学标记和治疗新靶点提供了科学依据。
警惕“春季情绪综合征”的攻势!
人体褪黑素分泌随光照时间延长而减少,血清素水平在春季呈现显著波动。
松果体对光周期的感知偏差会引发皮质醇分泌紊乱。东京大学实验数据显示,春季早晨皮质醇峰值比冬季提前1.5小时出现,导致日间疲劳感加剧。这种激素节律的错位,使现代人更容易陷入"晨困夜醒"的恶性循环。
肠道菌群在季节更替时经历重组过程。中国科学院最新研究发现,春季拟杆菌门丰度增加与色氨酸代谢异常存在显著相关性,直接影响5-羟色胺合成效率。这种"肠脑轴"的微妙变化,解释了为何春季容易出现情绪性暴食或食欲减退。
所以,要保持健康状态,肠道菌群的春季调理不容忽视!
预防与应对措施
规律生活:早睡早起、适度运动,平衡饮食。
情绪管理:通过运动、音乐、倾诉等方式宣泄压力。
专业干预:出现持续情绪问题或复发征兆时,及时就医并遵医嘱用药,或补充肠道微生态调制剂、菌群移植。
研究表明,抑郁症患者的肠道菌群存在显著紊乱,特定菌群(如普氏菌、双歧杆菌)的丰度异常可能通过“肠-脑轴”影响神经递质合成(如5-羟色胺)、炎症因子水平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临床实验显示,将健康供体的肠道菌群移植(FMT)至抑郁模型动物或患者体内,可显著改善抑郁样行为,其作用机制涉及调节色氨酸代谢、降低脂多糖引起的神经炎症,并促进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2023年《自然·精神卫生》刊发的研究证实,FMT联合抗抑郁药可使难治性抑郁症患者的缓解率提升40%,且对伴随胃肠症状的患者更具针对性。尽管仍需更大规模临床试验验证,菌群移植已为抑郁症的个性化治疗提供了突破方向,尤其为传统治疗无效的群体带来新希望。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科学家们系统地研究了益生菌的疗效,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其中,牛分支杆菌(Mycobacterium vaccae)和假链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pseudocatenulatum)被证明具有抗抑郁和抗焦虑的作用(Matthews & Jenks, 2013; Liang et al., 2015)。这些益生菌不仅改善情绪,还通过抗炎作用和修复肠道菌群失调进一步强化了其疗效。
人体试验进一步揭示了益生菌临床应用的巨大潜力。例如,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检测显示:口服益生菌可使受试者对情绪刺激的反应显著降低(Tillisch et al., 2013)。
JAMA子刊:益生菌或可用于重度抑郁症的辅助治疗
2023年6月14日,一项发表在 JAMA(美国医学会杂志)子刊 JAMA Psychiatry上的随机临床试验评估了益生菌作为抑郁症患者辅助治疗的假定治疗效果的可接受性、耐受性。
这项研究由伦敦国王学院精神病、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与ADM Protexin 合作进行的为期八周的双盲、随机对照试验。研究人员已知,微生物群-肠-脑轴是益生菌等情绪障碍新疗法的一个有前景的目标。但进行的相关临床试验很少,需要进一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数据来支持这种治疗方法。
该项研究是首次在西方人群中证实益生菌疗法在抑郁症患者中具有可观的安全性、可接受性以及治疗潜力的试验。
以前沿技术解锁“情绪救星”!
爱生生命依托“广西特有、中国稀缺、世界罕见”长寿资源优势,通过核心技术和科技创新能力,建立了全球已知最大的长寿人群样本数据库和菌株库。基于FMT技术和AI技术,爱生生命开发了高端个性化定制产品——长寿人源菌群移植(Longevity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LMT)。LMT通过智能化配对实现供-受体精准配型,精准补充功能确定百岁老人长寿源菌株,促进具有长寿特征的“年轻化菌群内核”形成,让用户获得与长寿地区健康人群肠道菌群更接近、功能更优越的菌群生态结构,从而延缓衰老、促进健康长寿。该技术在维持肠道平衡、肠道菌群失调相关疾病中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爱生生命自主研发的肠道微生态产品——爱生酣益,产品特别添加了可分泌5-羟色胺的长寿人源专利菌株A21196。5-羟色胺是人体固有物质,又名“血清素”,通过外周血或迷走神经到达大脑,可发挥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参与睡眠等生理功能的调节。上述菌株均来源于我国长寿之乡百岁家族人群,不仅更适合国人体质,人源菌更易于在人体肠道内定植,且对胃肠液具有较强的耐受能力。
*一株具有分泌5-羟色胺功能的发酵粘液乳杆菌菌株A21196及其应用(专利号:ZL 2022 1 1687648.1)
*本品非药品,此宣传仅表明本品添加了含此专利的原材料,并非功效宣称,请理性阅读。
生命健康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有了健康的体魄,我们才能充分感受生活的美好和幸福感。与春季的“烦恼”和解,从读懂自己身体健康需求开始,把握好时机,在这个美好季节播撒心理健康的种子,以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唤醒大脑的快乐源泉,保持活力年轻态!
参考文献
[1]Yang J , Zheng P , Li Y ,et al.Landscapes of bacterial and metabolic signatures and theirinteraction in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s.[J].Science Advances, 2020(49).DOI:10.1126/SCIADV.ABA8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