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菌群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FMT)成为了一种备受关注的新型医疗技术,通过将特定健康人粪便中的功能肠道菌群移植到患者肠道内,重建具有正常功能的肠道微生态系统,从而实现对肠内肠外疾病的治疗或辅助治疗作用。FMT是重建肠道菌群的核心手段,疗效突出、安全性高,拥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场景。
图|网络
肠道菌群与人体健康究竟有什么样的关系?人体肠道内有约1600种菌群,它们可分为有益菌(共生菌群)、中性菌(条件致病菌)、有害菌(致病菌)三类。有益菌(共生菌群)主要是各种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等,它们可以帮助人体消化吸收、促进钙铁等微量元素吸收、调节机体免疫应答能力并与有害菌制衡,改善肠道微环境、帮助肠道微生态维持平衡。研究发现体魄强健的人肠道内有益菌的比例达到70%,普通人只有25%。便秘人群减少到15%,而癌症患者肠道内的益生菌的比例只有10%。中性菌(条件致病菌群)即具有双重作用的细菌,如大肠杆菌、肠球菌等,在正常状态下对身体无危害,但繁殖过度后则会引发许多健康问题。有害菌(致病菌群)是指对身体产生危害的细菌,一旦大量生长,会产生有害物质、影响机体免疫力、引发腹胀腹泻、肠炎甚至各种慢性代谢性疾病。
图|网络
FMI的起源和发展
在我国古代,经过处理的粪便又被称为金汁、黄龙汤、人中黄、粪清、还元水等,可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这便是肠道菌群移植技术的最初形态。在1600年以前,东晋时期葛洪的《肘后备急方》记载“饮粪汁一升,即活”[1],开创了粪菌移植的先河。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亦有记载使用粪水或发酵粪便治疗严重腹泻、发热、呕吐和便秘等20余种疾病[2]。春秋战国时期,《素问》就记载:浊阴出下窍,宜其足以制阳亢,而心则火之主也,故独入之。在当时没有先进精确的硬件设施与条件,古人用其智慧与胆识创下了这从零到一的突破,为后世人留下了珍贵的研究材料。
图|网络
1958年,美国医生Eiseman用健康人的粪便灌肠成功治疗了4例严重的伪膜性肠炎患者。自此之后,西方现代医学正式利用粪菌治病,FMT的命名由此得来。但由于其技术原始,从卫生性和安全性方面并未得到学界认可,直至2013年FMT经技术改良后才正式被FDA承认,列入美国医学指南用于难辨梭状芽孢杆菌感染的治疗。
截至目前,美国临床试验注册机构www.clinicaltrials.gov网站共注册有超过470项关于肠道FMT的临床试验,排除已经终止、状态不明确以及暂停时间较长的临床试验研究项目,共有317项临床试验可纳入分析,包括19项关于肠易激综合症(IBS)、86项关于炎症性肠病(IBD)、25项关于艰难梭菌感染(CDI)的临床试验。
值得一提的是,FMT已被我国《生物医学技术临床应用管理条例》归为中低风险生物医学新技术,在重建新的肠道菌群,修复肠道微生态,实现肠道及肠外疾病的治疗、康复方面已经得到科学界与医学界的普遍认可。2022年,《肠道菌群移植临床应用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2版)》出版,北京、上海、广东、江苏等多个地区已把肠菌移植列入医保收费目录。2023年9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国家疾控局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印发全国医疗服务项目技术规范(2023年版)的通知》,肠菌移植被列入了医疗新增项目,标志着肠菌移植这一技术在临床应用中的管理更加规范,将全面促进肠菌移植的相关研发和转化,有效推动了肠道微生态领域的发展,为肠菌移植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近年来,我国慢性病发病率逐年增长,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调查数据,截至2021年,我国20-79岁的糖尿病人数已达1.41亿人,是世界糖尿病第一大国家。肠菌移植技术为慢病治疗开辟了新途径,结合肠道微生物组学、代谢组学等多组学研发,将成为引领行业发展的诊疗新技术,在微生物治疗领域中备受推崇。尤其在生命科学这一前沿领域,肠道微生态研究与产研转化俨然成为了国际巨头们在科技领域“军备竞赛”的重要赛场。
图|2月1日,爱生生命长寿菌群移植中心正式揭牌启用
图|爱生生长寿菌群移植流程
目前,爱生生命已在广西、广东、四川、云南等地搭建了集研发、转化、生产、销售、云平台管理于一体的长寿产业生态闭环,拥有数十余项国家发明专利及市场化自主研发产品及服务,包括“LMT-长寿健康人源菌群移植”、“肠道健康评估与疾病早筛”、“功效性定制肠道微生态产品”等,致力于通过长寿科技来解决人类疾病干预、延缓衰老、健康长寿的问题。
其中,“LMT-长寿健康人源菌群移植”便是依托爱生生命独有的长寿大数据和长寿菌群库,结合FMT与AI技术,通过智能化配对实现供-受体精准配型,精准补充功能确定的百岁老人长寿源菌株,促进具长寿特征的年轻化菌群内核形成,让用户获得与长寿地区健康人群肠道菌群更接近、功能更优越的菌群生态结构,从而促进健康长寿。与FMT不同的是,LMT的目的并非治疗某一种疾病,而是通过让用户的肠道菌群与健康长寿人群更接近,降低衰老进程以及衰老相关疾病的发生,实现疾病防控关口的前移,达到健康、延缓衰老及疾病干预的目的。
近日,爱生生命与前海人寿南宁医院强强联手共建抗衰老门诊,开设肠道菌群移植项目,这是广西乃至国内首个应用肠道菌群移植技术的抗衰老门诊,也是爱生生命长寿科技在临床医学转化应用中的一个缩影。接下来,爱生生命将会加快长寿产业生态布局,不断拓展产业融合边界,形成长寿科技与医疗、康养、保险、商业等多种产业生态有机结合,为实现国家《健康中国》战略目标、促进人类健康长寿事业做出新的贡献。
图|爱生生命与前海人寿南宁医院共建抗老门诊,已对外开
参考文献:
[1]葛洪(东晋).中华医典,肘后备急方.(卷二),治伤寒时气温病方第十三.
[2]李时珍(明).本草纲目,(人部第五十二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