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证实!肠道菌群失调会引起老年痴呆

时间:2022-01-21
来源:爱生生命
分享:

老年痴呆,又称阿尔兹海默症(AD),是一种发生于老年期的已进行性认知障碍和记忆力损害为主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性疾病,临床上以记忆障碍、失语、失用、失认、视空间技能损害、执行功能障碍以及人格和行为改变等全面性痴呆表现为特征,病程长达10~20年,病因迄今未明。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AD患病率逐年上升。2021年11月,《中国阿尔茨海默病报告2021》发布,报告显示,2019年,中国现存的AD及其他痴呆患病人数超过1300万例,预计到2050年患病人口将超过2000万。阿尔茨海默病是65岁及以上人群的第五大死因,也是导致残疾和健康状况不佳的主要原因,已成为影响全球的重大公共健康问题。

目前市场上治疗AD的药物只能改善症状,还没有药物能减缓或阻止AD造成的神经损伤。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研究人员从肠道微生物出发,提出了“微生物-肠-脑轴”的概念,并以此为基础发现了肠道菌群与AD有关。

肠道菌群是引发老年痴呆的又一元凶吗?

肠道中寄居者数以千万计的微生物,它们数量众多、种类丰富,被称为人体的“第二大脑”。这些微生物被分为有益菌、有害菌和中性菌三大类,在正常情况下处于动态平衡中,与宿主互利共生。一旦失衡,就会引发许多疾病,如胃肠疾病、代谢性疾病(肥胖、高血压等)、癌症、精神性疾病(如自闭症和AD)等。这些疾病的发生伴随着肠道菌群的改变,反之亦然。实验证实痴呆小鼠肠道内双歧杆菌、乳杆菌和拟杆菌菌量下降大肠杆菌数量显著上升,痴呆动物的肠道菌群是紊乱的。



肠道菌群和中枢神经系统之间存在一个双向的信号传递途径,二者之间互相影响。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可以通过内分泌系统、色氨酸代谢、肠脑轴神经传导以及免疫系统等多种信号通路影响大脑的活动和行为功能,从而参与老年痴呆的发生发展过程。



随着年龄的增加和肠道通透性增加,压力、肠道疾病和营养不良等都会增加具有神经毒性物质的产生,导致更严重的神经障碍。而通过益生菌、益生元来改善肠道菌群的状态,可降低炎症反应,在一定程度上预防老年痴呆。